

都说,中午不睡,下午奔溃。入秋后,上班族的睡意在“困意”的加持下,愈发深沉。午休,作为补充精力、缓解疲劳,最经济、最高效的不二法门,却并非人人都懂得正确操作它,也并非人人都适合。
如何远离垃圾睡眠,为午睡增质提效,正成为上班族角逐职场的必备技能。
人为何容易犯困?
中医认为,高温会消耗人体的气血、津液和精力,加之,秋燥犯体,易伤津液,因而入秋后容易出现睡眠差、犯困的现象。
为何要睡个好午觉?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寐。”睡与醒,是阴阳交替的结果,子午觉对养生尤为重要,子时入眠养阴,午时小睡,养阳。午时,也就是下午11点到13点。尤其是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,午睡不仅能补充精力,提高工作效率,还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、预防猝死,被喻为“最佳的健康充电”。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凡事有利有害,午睡也是如此。午睡的方式科学则有利,午睡睡错则可能由利变害,甚至可能丢掉性命。
睡好午觉要注意啥?
01午睡时间不宜过长
午睡时间以30分钟为宜,不超过1小时,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和老人,午睡太久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不足,产生不适,越睡越累,或者晚上睡不着。
02午饭不宜吃的太饱
午饭吃的太饱、太油腻都会影响午睡质量。吃得太饱,全身血液多集中在胃肠道,容易造成入睡后大脑供血不足;吃得太油腻,会增加血液粘稠度,加重冠状动脉风险。
此外,容易引起人兴奋的食物,如咖啡、浓茶也不要喝。
03睡觉温度不宜过低 天气凉快,入容易入眠,但气温太低,尤其是喜欢开空调睡觉的人,要注意盖上毯子,以免着凉感冒,诱发关节痛、肌肉酸痛等。一般睡眠温度保持在20℃-23℃即可,夏季或天气炎热时25℃-28℃温度最舒适。天气干燥时,可适量喝点水,再午睡。 04拉上窗帘有助睡眠 光线太亮,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,会降低睡意。因而,即使只有半小时时间的午睡,也应该拉上窗帘,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。条件有限的,可以利用眼罩来隔绝光线影响。此外,对于有噪音干扰的环境,可用耳塞来降低噪音分贝,帮助入眠。 05千万不要趴着睡 午睡虽短,也一定不要选择趴着睡。长期趴桌子睡,不仅会损伤颈椎,还会影响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,长期如此,可引发颈椎痛,甚至是面瘫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仰卧或侧卧的睡姿。再不济,也要用个抱枕,或U形颈托,使颈部基本处于伸直放松状态。 三类人群午睡,需特别注意 1.体重超标20%的人,体重超标的人,饭后午睡容易变得更胖,建议饭前小睡20-30分钟。 2.低血压患者,血流速度本身就慢,午睡过后,新陈代谢放缓,血流速度更慢,粘稠度高的血液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,诱发中风风险。 3.有脑血病问题经常头晕的人,餐后立马睡觉,有脑血管意外风险,应在餐后半小时,喝点白开水再睡,睡眠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午睡千万注意这5件事,睡错小心醒不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