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:“此处当年栖凤鸾,凤鸾栖处少严寒。至今雪荒台上,犹带春风气一团。”清人吕阳桐的这首诗,说的便是位于扶沟县城内书院街路北,由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学奠基人和颢创建的大程书院。大程书院在坐落扶沟县城书院街路北,路以院名,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(大程书院大门与龙门)
程颢(1032-1085),字伯淳,世称明道先生,洛阳人,仁宗嘉进士,神宗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因与王安石变法意见相左,熙宁八年(1075)被贬知扶沟县事。作为理学奠基者,“先生之从政,其视民如子,忧公如家”;“先生之为人,清明端洁,内直外方”;“先生为治,专尚宽厚,以教化为先”。知扶五年间,他书“视民如伤”四个字于案旁,作为座右铭。并常说:“颢常愧此四字”。因此,他重教化,尚孝悌,兴水利,减税赋,恤民瘼,政绩颇为扶人乐道。作为一代大儒,他更积极推崇理学,注重提高民众伦理道德水平。在他“乡必有校”的倡导下,“扶邑建乡校、社学多处”,于是县城“创为书院,择邑之弟子之秀者教之。”原来的匾额“书院”二字,便是他所题写。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有言赞书院说:“夫学以规之者,常也;耸耳目以新之者,书院也,异也。若是则俊异其有兴乎!”
(立雪讲堂内的程颢塑像)
为培养优秀人才,程颢不但亲自主持讲学,还延请与其名重一时,同为儒学奠基者的兄弟程颐,著名学者游定夫等来职学事。一时扶沟文风大盛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士人学者,前来拜师求学的络绎不绝,如上蔡谢良佐、福建将乐杨时、福建建阳游酢、陕西蓝田吕大临,澶渊周纯明等。这五人后来都成为宋代著名的学者,而吕、谢、杨、游四人则世称“程门四大弟子”。程颢、程颐弟兄二人讲学中阐发了大量的理学言论和观点,成为二程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建立气一元论的本体论的同时,建立了理一元化的本体论,把中国哲学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,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,又是中国思维发展史上的较高阶段。理学通过理性思辩方式所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,长期以来对社会上人们的精神生活,产生过重大影响。扶沟实际成了程朱理学的重要发源地和集散地。
(书院晴雪)
程颢于政事和学事之余,于元丰二年和三年,还在这座书院里写了两首十分著名的诗篇,表达了他理学中随遇而安的另一种行乐人生观。
郊行即事
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
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
莫辞盏酒十分醉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
况是清明好天气。不妨游衍莫忘归。
春日偶成
云淡风清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
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
东廊坊
神宗元丰三年(1080),程颢罢扶沟知县,监汝州酒税。据文彦博《明道先生表》记:“先生之去县,不使人知,老稚追及境上,攀挽号哭不肯去”。表现了扶沟民众对这隹循吏的尊敬和爱戴。“一自汝州监税去,犹余此地化民台”。为纪念程颢功德,县人将其所建书院称为大程书院,到元代又在书院内建明道先生祠,供先生塑像年年祭祀;明代又在其读书旧址修筑程台,又名化民台,纪念其施仁教化之德。书院建有大门、龙门、立雪讲堂、东西文场、官厅、花厅、春风庭和照壁,东西建有文昌阁、魁星楼,十分清雅朴素,庄重大方。程台高数仞,古松环绕,上筑庭堂。因程颢独坐,犹若泥塑,接人待物却满面春风,故台上庭堂,又称春风庭。
(立雪讲堂内的程颐塑像___程门立雪雕塑局部)
每当瑞雪纷扬之际,雨雪初霁之时,程台、讲堂、春风庭巍峨于银色苍穹之中,缥渺依稀,有琼楼玉宇之观。古人赞道:游人至此,只觉座上风暖,门外雪深,夫子何在,令人不胜其神往。历代墨客骚人在此留下不少佳句诗章。清康熙年间内阁中书王应佩曾题诗化民台壁:“至今数在秋,馨香荐樽俎。如彼召析棠,孰忍施斤斧。如彼羊祜碑,瞻望泪如雨。我来谒祠堂,仰止独宁”。清末诗人王光第亦赋诗赞道:“艳说程门雪,今朝踏雪来。人如行玉宇,地本胜金台。瑞日祥云度,披天拨雾才。苍茫怀古意,夕阳满青苔。”
(西廊坊)
现在的大程书院,已辟为扶沟县博物馆。这处保存基本完好的古代建筑,占地近三千平方米,有房屋八十余间,均为砖木结构,青砖砌壁,上覆灰瓦,楹柱上皆饰彩绘。沿十四级台阶而上,中轴线三进:一进曰“山门”,大门上悬“大程书院”金字匾额。二进曰“龙门”,两条青龙抱门昂首,命名源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,寄望于此就读的子弟金榜题名。两进之间为前院,由两座月门分隔为东西两院,环境极为幽静。三进曰“立雪讲堂”。立雪讲堂由“程门立雪”典故而来。《宋史·杨时传》记载:杨时、游酢“一日风颐,颐偶暝坐,时、酢侍立不去。颐既觉,则门外支深一尺矣。”后因以“程门立雪”或“立雪程门”形容尊敬老师,虔诚求学,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尊敬老师的成语典故。
(立雪讲堂)
“千年士女遵风化,万代诗书藉训雠。”近千年来,程颢重教为学功德及思想对扶沟影响至深,尊师重教、喜诵乐读成为扶沟人民代代相习的传统美德。
(立雪讲堂内的扶沟历史名人群像)
“庭前柏老春风树,石上花青夜雨台。万古河山寒落照,至今桃李赋多材。”夕阳西下,沐浴在春风了的大程书院显得更加金碧辉煌,庄严肃穆,几株古柏,虽历经千百余年风霜雪雨,电光雷火,依然倔强峥嵘,枝虬叶繁,势如盘龙卧虎,丹凤朝阳。大程书院象是一位饱经历史沧桑的老人,在向人们娓娓诉说这里的昨天,笑谈今天,憧憬明天。
词一首:踏莎行.谒大程书院
人去台墟,韶光争度,峥嵘依旧庭中树。讲堂屹立沐春风,残碣却照斜阳暮。 汗青凝丹,民心如素,菁莪桃李无重数。凤鸾栖处雨霏霏,伴鹤早向云天去。
(书院春风)